close

工商時報【陳濤】

今年元旦前後,彌漫於中國北方的霧霾,PM2.5濃度之高、持續時間之久,嚴重影響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。

雖然中國空氣汙染排放形勢總體好轉,但因今冬氣溫整體偏高,不利於空氣汙染物擴散,致使北方冬季霧霾形勢呈現惡化之勢。「消除霧霾基本靠風吹」的局面,一時還難以大樓浴室臭味改觀。

歷史經驗表明,包括霧霾在內的空氣汙染,可能是一國經濟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。無論是英國「霧都」倫敦,還是日本東京,甚至是美國,歷史上都曾經出現過嚴重的空氣汙染。

這是因為,隨著近現代工業的蓬勃發展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快速轉變,石化能源消費需求總量急劇提升,導致空氣汙染物排放超過大自然的淨化能力。

從西方國家治理空氣汙染的經驗看,強制推行工業和能源汙染治理,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,發展循環經濟,鼓勵新能源應用,加快經濟轉型,是有效控制空氣汙染的必由之路。

1968年,英國制定「工廠法」,規定了汙染工廠的酸性上限濃度和煙霧濃度,強制關閉或轉移大型汙染設施。

20世紀80年代,發達國家對工業汙染的控制全面轉向為產業結構調整,致力於發展高科技產業、服務業和綠色經濟、低碳經濟,降低能源需求,提倡綠色出行,提高能源效率。這反過來又推動了能源結構優化和經濟結構轉型。

當前中國霧霾天氣的形成,與特定的產業和能源結構密切相關。京津冀地區煤炭、鋼鐵等產業布局過度集中,人口密度過大,近年來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排放總量嚴重超標,其結果便是霧霾天氣頻頻光顧。

這些年來,中國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轉型,努力降低高耗能、高汙染產業比率,取得了積極成效。但也要看到,經濟轉型並非朝夕之功,特別是固有產業結構的形成是市場供求動態長期博弈的結果,供給結構形成固化效應,機器設備投入、產業與能源布局等,難以隨市場變化和環保要求自發調整。

另一方面,與固有產業和能源結構相適應的需求基礎依然存在,因而在去產能過程中因資源性價格反彈又出現了增產、擴產的衝動。這種根深蒂固的舊經濟模式依賴,實際上也是社會生產生活方式,不適應綠色發展要求的表現。

治理空氣汙染,各國都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過程。產業轉型和能源結構優化之難,也決定了中國的霧霾治理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。

正因如此,必須標本兼治,久久為功。一方面,需要官方行政力量的強力干預,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,當前特別需要強化環保督察、追責、執法。

另一方面,還要加快調整社會生產生活方式,無論是綠色出行,還是低碳生活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都將在客觀上減少對高耗能、高汙染行業產品的需求總量,孕育新的市場機會和新興產業,從而反過來為經濟轉型提供強勁動力,最終實現經濟轉型和環境保護互為支撐、互為因果的改進。

(本消除浴室異味文摘自經濟參考報)

廁所異味

3CB56AAC3D6A3F08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aa161y9n3 的頭像
    iaa161y9n3

    阿輝的購買清單

    iaa161y9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